1、 团队拓展训练沟通项目驿站传书
项目概述:
在规定的条件下,每一组将最短的时间内将教练给排头学员的数字传递到该组最后一名学员。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样重要。往往很多学员一味求快,忽略了传递准确是重中之重。
培训目标:
1.沟通的方式和必要性(沟通是团队建设的基础,任务完成的保证)。
2.突破思维定式充分的利用规则。
3.团队学习的重要性经验的分享。
4.信息的共享以及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5.在特定条件下,让团队更好的做到有效沟通。
6.提升学员各方面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时候的反馈
能力。
7.体验双向沟通和深度沟通 ,提升对沟通方法的认识。
点评要点:
1.项目进行时被排成一列纵队,这对我们传递信息有什么障碍吗?大家如何解决的?如何建立沟通方式及反馈;沟通渠道及反馈的重要性。如何形成决策。
2.当传递信息时,是准确性重要还是时间重要?为什么?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宁肯追求准确而稍慢,因为错误信息反而会误事。
3.当传递时,你是如何做的?你是否提出了更好建议?责任,执行细节。
4.其他团队的传递方式对你们有何影响?PDCA的流程管理,善于学习,及时改进,建立学习及分享平台。
1、 团队拓展训练沟通项目信任背摔
项目概述:
全队每个人轮流上到背摔台上背向队友,双脚后跟1/3出台面,(培训师做出示范动作)身体重心上移尽量垂直水平倒下去,下面的队员安全把他接住即为完成。
项目目的:
1、了解有效的沟通的环节和步骤。
2、如果将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别人,你会信任对方吗?
3、信任,是精诚合作的基石。如果团队之间缺少了信任,那么不仅这个大家庭不会和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了整体的战斗力。
4、"信任背摔"经过心理专家的反复论证,形式虽然简单,但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迅速升值。
项目分享点:
1、 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
2、体验有效的沟通的环节和步骤。(在项目操作过程中,以口号的形式相互交流)
3、责任感。(在下面的伙伴有责任按照教练的指示做好自己该做的把同伴接住并安全的放下来,在上面的学员也有责任笔直的倒下来)
4、锻炼心理素质,克服恐惧,提升心理素质
5、换位思考问题,练达思维、化解烦恼、从容应对;
3、团队拓展训练沟通项目盲人方阵
项目概述
也叫黑夜协作,是一个团队挑战为主的项目,在今天的经济生活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项目主要凸显有效沟通等等。每个学员都戴上眼罩并围站成一圈,教练给学员一根长度适合的绳子或者几根长度适合的绳子。接下来,教练要求团队将绳子分别摆放成各种形状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同时所有的学员须大致均匀的分布在正几边形的边上。
项目目标:
1.领导在实现团队目标中的重要性,策划、组织、协调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感受特殊情况下完成任务的合作方式。
3有效的沟通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必要条件,培养沟通意识,提高沟通技巧。
4.使学员理解角色定位及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5. 体会团队实际上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团队的平均智商往往低于团队中个人的智商,这就是所谓的团队智障。
6.团队在合作时,由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团队压力的存在,往往使得团队在完成任务的国很多铭生很多盲区,从而使得团队合作的效率低下。
项目点评要点:
1.对学员顺利完成任务给予鼓励,学员回顾完成情况,由于学员比较激动教练要帮忙协调发言顺序,争取让每一位学员发言。
2.学员回顾完成正方形的方法,他们是怎么操作的,模糊的变量来量边长是不可取的方法,比如拉成四边形用脚量,相对用手臂量还比较接近,只有用定量来衡量是相对精确的,如对折。联系生活评优评奖,用业绩判断还是用感觉判断更有说服力。
3.学员摘去眼罩会感觉眼前“方阵”没有感觉的那么大,这与心理学中人在不安的情况下更希望靠近一样,这可以和生活中很多情况相联系。
4.怎样用不擅长沟通的方法表达或者接收信息,如有些人在活动中提出正确的方法却没有人注意,自己也不再表达。
5.民主讨论与决策,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可以简单介绍群体决策所做的试验方法。
6.分工合理,4到6人梳理绳子、组方阵足矣,其余的人想办法制定方案、确定检测方法。
7.队长合理授权给“专家”,并维护“专家的领导”,确保完成任务。
8.暂时的放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为了长久的收益,可以引入“缺勤理论”,有把握者可以联系到“下岗政策”。
9.拥有的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转化为有用的能力,如确认四边形的方法,简单的知识在需要用的时候就想不到。
10.可以让学员复述拓展教师布置的任务,并让大家介绍自己的产品优势,在现有条件下自己做的是最好的。
11.对当时出现的其他情况进行应变分析与联系,如在四角的人是否能够始终握住绳角位置不松手,坚持自己的岗位等等。
4、 团队拓展训练沟通项目之撕纸
项目概述:
形式:20人左右最为合适
时间:15分钟
材料:准备总人数两倍的A4纸(废纸亦可)
项目目的:
我们平时的沟通中,经常使用单向的沟通方式,结果听者总是见仁见智,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执行,通常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但使用了双向沟通之后,又会怎样呢,差距依然存在,虽然有改善,但增加了沟通过程的复杂性。什么方法是最好的?沟通的最佳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及环境而定。